剩下的方法太多,于是分作两部分。
亮点就是$break和$continue,以及grep方法的思想。
前面each方法中掉了一个方面没有说,就是源码中的$break和$continue。
这两个变量是预定义的,其作用相当于普通循环里面的break和continue语句的作用。
出于效率的考虑,在某些操作中并不需要完全遍历一个集合(不局限于一个数组),所以break和continue还是很必要的。
对于一个循环来说,对比下面几种退出循环的方式:
1 | var array_1 = [1,2,3]; |
当我们把错误捕获放在相应的循环层面时,就可以中断相应的循环。
可以实现break和break label的作用(goto)。这样的一个应用需求就是可以把中断挪到外部去,恰好符合Enumerable处的需求。
回到Enumerable上来,由于each(each = function(iterator, context){})方法的本质就是一个循环,对于其第一个参数iterator,并不包含循环,
因此直接调用break语句会报语法错误,于是Prototype源码中采用上面的第二种方法。
1 | Enumerable.each = function(iterator, context) { |
一旦iterator执行中抛出一个$break,那么循环就中断。如果不是$break,那么就抛出相应错误,程序也稳定点。
这里的$break的定义并没有特殊要求,可以按照自己的喜好随便更改,不过意义不大。
Enumerable中的某些方法在一些现代浏览器里面已经实现了(参见chrome原生方法之数组),下面是一张对比图:
在实现这些方法时,可以借用原生方法,从而提高效率。不过源码中并没有借用原生的部分,大概是因为Enumerable除了混入Array部分外,还需要混入其他的对象中。
看上面的图示明显可以看得出,each和map 的重要性,map其实本质还是each,只不过each是依次处理集合的每一项,map是在each的基础上,还把处理后的结果返回来。在Enumerable内部,map是collect方法的一个别名,另一个别名是select,其内部全部使用的是collect这个名字。
检测:all | any | include
这三个方法不涉及对原集合的处理,返回值均是boolean类型。
all : 若 Enumerable 中的元素全部等价于 true,则返回 true,否则返回 false
1 | function all(iterator, context) { |
对于all方法来说,里面的两个参数都不是必须的,所以,内部提供了一个函数,以代替没有实参时的iterator,直接返回原值,名字叫做Prototype.K。Prototype.K的定义在库的开头,是一个返回参数值的函数Prototype.K = function(x){return x;}。另外,在all方法中,只要有一个项的处理结果为false,整个过程就可以放弃(break)了,于是用到了本文开头的中断循环的方法。最后的形式就是:
1 | Prototype.K = function(){}; |
最后返回的result是一个boolean型,偏离一下all,我们改一下result:
1 | function collect(iterator, context) { |
此时results是一个数组,我们不中断处理过程,保存所有的结果并返回,恩,这就是collect方法,或者叫做map方法。
any:若 Enumerable 中的元素有一个或多个等价于 true,则返回 true,否则返回 false,其原理和all差不多,all是发现false就收工,any是发现true就收工。
1 | function any(iterator, context) { |
include:判断 Enumerable 中是否存在指定的对象,基于 == 操作符进行比较
这个方法有一步优化,就是调用了indexOf方法,对于数组来说,indexOf返回-1就不可以知道相应元素不存在了,如果集合没有indexOf方法,就只能查找比对了。这里的查找和没有任何算法,一个个遍历而已,如果要改写也容易,不过平时应用不多,因此估计也没有花这个精力去优化这个。所以如果结果为true的时候效率比结果为false的时候要高一些,看运气了。
1 | function include(object) { |
下面是一组过滤数据的方法:
返回单个元素:max | min | detect
返回一个数组:grep | findAll | reject | partition
其中max和min并不局限于数字的比较,字符的比较一样可以。
max(iterator, context)依旧可以带有两个参数,可以先用iterator处理之后再来比较值,这样的好处就是不必局限于特定的数据类型,比如,对象数组按照一定规则取最大值:
1 | console.dir([{value : 3},{value : 1},{value : 2}].max(function(item){ |
因此源码的实现方式可以想象,直接比较的时候,实现方式可以如下:
1 | function max() { |
扩展之后,value要进一步变为value = (iterator处理后的返回值):
1 | function max(iterator, context) { |
min的原理也一样。
detect和any的原理和接近,any是找到一个true就返回true,detect是找到一个true就返回满足true条件的那个值。源码就不贴了。
grep 这个很眼熟啊,一个unix/linux工具,其作用也很眼熟——就是返回所有和指定的正则表达式匹配的元素。
只不过unix/linux只能处理字符串,这里扩展了范围,但是基本形式还是没有变。如果集合的每一项都是字符串,那么实现起来回事这样:
1 | Enumerable.grep = function(filter) { |
但是有一现在要处理的集合可能并都是字符串,为了达到更广泛的应用,首先要考虑的就是调用形式。看上面的实现,注意这么一句:
1 | if(value.match(filter)) |
其中value是个字符串,match是String的方法,现在要扩展所支持的类型,要么给每一个value都加上match方法,要么转换形式。显然第一种巨响太大,作者转换了思路:
1 | if (filter.match(value)) |
这么一来,不论value为何值,只要filter有对应的match方法即可,上面对于RegExp对象,是没有match方法的,于是在源码中,作者扩展了RegExp对象:
1 | RegExp.prototype.match = RegExp.prototype.test; |
注意上面的match和String的match有本质区别。
这么一来,如果value是对象,我们的filter只需要提供相应的检测对象的match方法即可。于是就有:
1 | function grep(filter, iterator, context) { |
对于匹配的结果,可以处理之后再返回,这就是iterator参数的作用。
不同于max方法,grep是进行主要操作时候再用iterator来处理结果,max是用iterator处理源数据之后再来进行主要操作。因为grep中的filter代替了max中iterator的作用。
至于findAll,是grep的加强版,看过grep,findAll就很简单了。reject就是findAll的双子版本,作用正好相反。partition就是findAll + reject,组合亲子版本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