前段时间看了本书《亲爱的界面》,作者在谈到“用户研究”的时候,为了说明“人们通常都不知道我们该如何解决他们的问题,不能讲明白到底有什么问题,根本无法预知自己是否会或者如何去使用我们为他们设计的产品”。列举了一个“雅达利”列子:
当年雅达利与 Game Boy 在掌机市场进行竞争,雅达利为了对抗 Game Boy,决心研发一款新的游戏机,于是开始了用户研究:
在与焦点小组交谈之后,雅达利决定设计出比任天堂的灰色小玩意儿更强大的游戏机。
雅达利的设备加上了彩色屏幕和更快速的处理器,起名为“山猫”(Lynx)。
很明显,光从名字上就胜过了柔弱不堪、发育不良的“游戏小子”。
雅达利给“山猫”配了大机盒,因为焦点小组的人说他们喜欢大一点的游戏机。
结果雅达利的游戏机惨败,没一个人想要“山猫”。
雅达利慌乱之中才又发布了“山猫”的小体积版本,但为时已晚。最后,雅达利仅仅卖出了 50 万台“山猫”游戏机,而任天堂却卖出了近 1 亿 2 千万台“游戏小子”。
作者借由这个案例,阐述了自己的观点:
我们知道了目标用户是谁,
但我们发现他们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,
因此不能直接问他们,必须得自己去弄清楚。
这个观点看起来没什么问题,但是如果细细推敲,还是能发现一些漏洞的。
站在 2021 年这个时间点回顾这个案例,我们可以再问一遍:“用户真的不知道自己要什么吗?”,或者“用户没有表达清楚自己想要什么吗?”。并不是吧?因为事实证明,用户要的就是“高性能、大屏幕、彩色界面、长续航、低价格”的游戏机。不然任天堂的 switch 能有如今的辉煌?
如果当年雅达利真的能够做到“高性能、大屏幕、彩色界面、长续航、低价格”,用户会不买账吗?只是受限于当时的技术以及资金,根本没办法做到而已。如果按照作者的观点,雅达利可以发布一个“价格便宜、体型小巧的,可以随身携带,并且用一组电池就能玩很长时间”的游戏机,那不就是另一款“Game Boy”吗?大概率一样会惨败。
雅达利的问题不是“焦点小组没用”,而是没有做到“做到”,也没有做到“平衡”,导致用户的预期与现实落差太大,体验崩塌。
不严谨的逻辑在各种自媒体或者书中都很常见。比如前几天我看到一个视频博主以“香港年轻人为什么这么丧”为主题的视频。其中一个论点是:
大陆首富年年换,香港首富几十年都是李嘉诚。
说明香港社会没有活力,年轻人缺乏创造,看不到希望。
不知道博主做视频的时候,有没有想过“比尔盖茨连续13联蝉联世界首富”,自然也蝉联“美国首富”。按照楼主的逻辑,是不是可以认为“美国与香港一样没有活力缺乏创造”呢?
强行解释,最为致命呐。